微信扫码关注
音符1 音符2
古诗两首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7-10 10:11 来源:未知 点击:469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课文学习全套材料
包含了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目标和具体方法,配套的辅导材料可下载附件得到~
 
一、学习说明
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编选本课的意图是,增加孩子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学习这两首诗,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感情。要充分调动孩子对秋天的印象,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可以让同学收集一些与秋天有关的古诗句,在课上进行交流。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辅导建议
1、识字
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有7个。可引导孩子在初读古诗时,标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然后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安排互相交流后,家长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促、插”,前是平舌音,后是翘舌音。
2、写字
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针对难写易错的字,引导孩子交流,家长相机了解写字的重难点,然后作重点提示。如,“深”,右边上面不要多一点;“逢”,里边的下面是三横,不是两横;“佳”,右边是“圭”,而不是一竖直贯四横;“倍”,注意和“陪”的区别;“插”,不要写成“播”。
{补充:《【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写字辅导材料》《同步听写材料》等附件。} 
3、朗读
听:可让孩子在上下学路上、平时空余时多听原课文的高清语音材料,熟悉生词的发音和课文的停顿、断句。
读: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式。朗读有助于整体感知诗歌意思,更有助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两首诗的感情都真挚深沉,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总体上可舒缓些。不过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感情明显有所舒解,读的时候,语气较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甚至可以作上扬处理。
{补充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文朗读》课件}
 
四、扩展提升
1、睡前听故事
以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培训阅读兴趣,同时还可以将 
故事中所想要表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如:狐狸请客
{补充:《狐狸请客》附件}
2、家长知识普及
家长知识普及,帮助您给孩子讲九月九日重阳节的知识。
{补充:《九月九日重阳节知识》附件}

《古诗两首》下载地址: http://api.vk100.cn/libdoc/jzlf/uploads/1/snjs/dsdy/gsls.zip
 
 
 
上一篇 风筝
下一篇 没有了
GODSON COURSE
教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