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正确应对心理压力
作者:weihp
发布时间:2016-08-11 11:56
来源:未知
点击:774

受就业、学习和生活压力影响,目前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迷茫、焦虑、忧郁、逆反等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压力,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现在每天都有人前来做心理辅导,有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化东介绍,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如社会竞争氛围的影响,父母、老师对升学的期望,学习成绩的压力以及同学之间的攀比等。内因主要是自身心理发展水平与外界的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如急欲做好某件事,以显示成人感,但结果事与愿违,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独生子女现象和不当家庭教育,使目前许多孩子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其实,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长久地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努力缓解压力,保持心态的平衡。
王化东认为,家长在平时应多和孩子交流、谈心,试着以朋友的身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想法。知己知彼才好有的放矢。同时,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多询问他们的想法,就是关注、关心的表现。
“在家里作为 ‘小公主’、‘小太阳’的独生子女,很难体验到受挫的心情,到了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一旦受到很小的挫折,就表现为心理脆弱,承受力差。”长期担任班主任的孙蕾表示,对孩子百依百顺绝不是好事,家长和老师要故意给孩子制造一些小挫折,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培养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孩子有了困惑、痛苦等压力,不告诉父母可以找亲朋好友或同学倾诉,听听别人的见解。”高三学生家长高洪告诉记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要求十全十美,甚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必然压力重重。比如我女儿遇到十分伤心的事,索性大哭一场,将内心的消极情绪发泄出来,然后重新投入学习和生活。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具有坚强的意志,稳定乐观的情绪,对学生期待和信任的态度,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课堂中,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孩子们平等、民主的对话。善于发现学生犀利的言语、独到的见解、进步的表现,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王化东认为,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与人格发展规律,青少年学生的自尊心及个人荣誉感都很强,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用过激的言语及行为去伤害学生的心理。
另外,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及时矫治。
上一篇 中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