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
音符1 音符2
什么是道德商数?
作者:weihp 发布时间:2016-08-11 16:27 来源:未知 点击:889

其实德商就是善良,尽到责任与尽全义务的善良。科尔斯在《孩童的道德智商》中提到一位小儿科医生在医务活动过程中对儿童道德智商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心态。他曾接触一位患上血癌而将死去的女孩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负担,增加母亲的忧愁;有一名男孩子在车祸中弄伤右手,他不仅为自己感到难过,他更为自己的父亲感到难过,因为他父亲喜欢棒球、喜欢教他打棒球。 
德商"是孩子情感体验的必然结果 孩子最初的情感体验只表现为美感的体验,美感是人对事物是否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所产生的体验。新生儿就有爱美的倾向,随着感知和思维的发展,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孩子逐渐掌握了审美的标准,美感得以发展。 
孩子不仅喜爱整洁、色彩鲜艳的事物,厌恶陈旧、形态丑恶的事物,而且能从音乐、舞蹈、纸工等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中产生美感。孩子的美感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与道德感发生了联系,因为孩子的具体形象--有形美感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便又产生了笼统抽象的无形美感,多表现为人事行为,活动美感。而人事行为活动美感,就是优秀的道德,这时的喜爱与道德感是一致的。 30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能不能得到满足引起的,始终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内心体验。孩子的道德感是在成人正确教育下逐步形成的,成人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人对儿童行动的评价及情绪表现,使3岁孩子产生了道德感的萌芽,在完成成人指定的某项要求时,会出现愉快满意的情感,而成人的责备会使孩子产生羞愧感,但并非真正认识自己的过失。 
随着孩子认识能力、判断是非能力的提高,在孩子园的集体生活中,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则。有关研究表明,71.67%的4岁儿童能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并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对自己的犯规行为产生羞愧感,表现为低头、脸红、手摸衣服等。当他更大一点的时候,儿童的义务感范围逐步从亲人扩大到同伴、老师,在幼儿园的集体竞赛性游戏活动中,孩子的义务感、荣誉感都有较明显的表现。尤其是情境对孩子道德感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 
道德感发展过程,就是德商形成过程 36道德商数高的孩子,性情善良,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强,善于自我错位体验,所以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慈善事业支持者、优秀的社会治安工作者、心理医生、民事调解员、律师;道德商数较低的孩子性情残忍,常施强暴,责任心不强,不习惯于自我换位情感体验而善于情感恶性循环享受,这样的孩子若不及时正确引导很可能发展成为暴徒、虐待狂、性骚扰狂,甚至成为罪犯,为此对这样的孩子应强化道德培养与训练。唤醒和激活他们同情心和同理心,诱导换位情感体验和帮助他人后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调动理智因素,防止同情心的弱化。
GODSON COURSE
教子课程
YOU MAY LIKE THE ARTICLE
您可能喜欢